週日晚上,車友問明天要不要去跑貓空off road,但他沒有跑過,需要嚮導。
我雖然膝蓋狀況還不明朗,但至少可以騎機車帶路,加上中午才要工作,就答應了。
但最後我們討論到「萬一下雨怎麼辦?」「乾脆去虎頭山吧」
結果週一早上木柵地區果然下雨,我們就開車往桃園出發。
兩人兩車對於Toyota Tercel來說還不成問題,不過我的Trance昨天摔歪前輪,今天祇好出動硬尾的XTC,碰到車友的Anthem X,看來我有得追了。
====
從捷運古亭站算起,到虎頭山旁的楓樹國小,最短路線是走省道台一線,大約22km,但要穿過台北市區再穿過捷運興建中的新莊等地。
較適合的路線還是走中山高速公路,32km,多了10km但車速會提升許多(高速公路、建國高架、縣道105的速限都較高),不用一小時就可以到達了。(事實上可能祇花了45分鐘)
唯一的缺點是「剛好會經過泰山收費站」,而高速公路平均一公里費率約一元,祇走17km卻要付40元,不划算。
但即使如此,回數票加上油錢大概200元,兩個人分攤的話,100元/人,真的不算貴。(對照參考:搭計程車上五指山的行情聽說是這個的一倍,還得先騎到山腳下。)
====
到達楓樹國小,裝好車試騎一下,膝蓋狀況還好,踩踏動作完全不會有疼痛或不適;不過為避免二次傷害,還是戴上了軟式護膝防護可能的撞擊。
接著就是爬坡,因為我不知道怎樣走長草區到大陡下,加上車友骨折未痊癒,也是復健騎,所以就直接走XC路線,一路攻上紅土大操場。
今天定位在休閒&復健騎,所以拍了不少照片,請往下看~~~
碎石區上坡,左手邊的大左彎之前最難,既陡且嶇,一旦脫卡極難再啟動。
XTC,捷安特盃的戰駒,這週末的美利達盃還是要靠它了。
昨天「低級失誤」的溝,唉...
沿著稜線的越野路段,騎得爽,又舒服。
通過電塔下方的路線,這條是要下山離開的路。
這條其實是上坡....
岔路,右轉是「溜滑梯」路線。
「溜滑梯」路線,今天沒走
過電塔之後的陡下坡,可以很快喔
出口處的樓梯,旁邊有路可以騎。
=====
今天因為邊騎邊拍還邊休息,再加上一開始搞錯下山道路,祇跑了兩趟。
跟昨天相比,我覺得「上坡變短了」...騎一騎就到紅土大操場,掛中盤就夠了,看來不同車子果然差很多。
不過硬尾車的BB較低,今天有幾次通過碎石上坡區時踩踏,結果踏板敲石頭....
但下坡時卻是「怎麼變難了?」,輪子咬不住地面,後輪也是甩來甩去,以至於速度根本不敢提高,連續幾次被車友狠狠巴掉...
登山客還是不少,但一來路面夠寬(這邊本來就是人車共道的設計),二來是我們也會很有禮貌的道聲早,他們也不吝給我們鼓勵。
這種「被注目」的感覺,老實說也挺不賴的(笑)
(不要像我昨天一樣在眾目睽睽之下噴射就好...T_T)
(講「借過」還會被回一句「下次要還我啊」,登山客很幽默...)
這樣自己跑過一次之後,對路線稍微再熟悉了一些,下次沒有時間壓力的話,也許會來個「探路行」也說不定,還蠻多分岔小路的。
PS.
第一次來的車友,心得還蠻傳神的:
「到虎頭山來回才一個半小時,快要比到中埔山、貓空等地還近了...」
「虎頭山可以一直騎,一直騎,不用扛車不用牽車,練起來超爽的啊!」
「為什麼台北市沒有這麼寬敞的林道路線啊啊啊啊~~~~~」
以上。
- Nov 30 Mon 2009 18:56
虎頭山二連發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