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說起來,這是我用過的第三組公路車輪組了,也是TCR Advanced 3車上裝的第三組。
(嗯,原廠配的XSR-3沒出車店就換掉了,祇有裝在舊車上騎過幾公里,不算「用過」)
(裝在女朋友車上的ALEX DA22沒拿去跑多遠,也不算「用過」)
依序是:
Mavic Aksium Race
↓
達文西車店手編輪─Q-Lite花鼓、Alex Pro28輪框、Pillar(?)鋼絲,
前輪二交叉,後輪傳動側三交叉/非傳動側二交叉。
↓
Reynolds Assault
........價位還真是三級跳.......
[心得]
其實我個人非常喜歡Aksium Race,強度夠,價格更是低廉(網拍二手價剩4~5千);當初換成手編輪是因為「認為比較好調整偏擺與維修」,沒想到附帶的效果驚人,也暴露了Aksium Race的主要弱點──「重」,前906g/後1050g。
這組手編輪應該至少輕了300g以上(我自己祇有量過前輪-701g),而且剛性相當好,抽車、過彎等時候感受很明顯,輕量的優勢在爬坡時感受非常深。當然,維修上當然不會馬虎,偶爾會回去調整偏擺也都還令我很滿意。
那,1525g的Assault呢?
昨天去小跑一下「崇德街→木柵路→軍功路→和平東路」這樣的路線,爬兩次坡(一長一短),市區居多,還不到二十公里啊。但即使祇有這樣小試,也多少瞭解了一些Assault的性能與走向..
[測試配備]
TCR Advanced 3,變速傳動夾器均未改(除了105飛輪換成11-25),煞車皮使用koolstop,外胎Vittoria Open Corsa EVO CX II(胎壓125/後135)。
◎強度
跟前一款手編輪相比,Assault在上坡抽車時有一點點軟,但僅是微乎其微的差距,以我現在94kg(最近減不下來...)的體重而言,可以說是相當滿意了。下坡時過彎也不會有軟掉的現象,側向剛性的表現也不錯。
◎舒適
莫名其妙的舒適....本來以為會很硬(之前騎過海波浪的印象),但Assault在壓過五線譜(路上的減速條),或是一些小坑洞時,彈跳不會死硬,而是帶著一點點彈性,祇要身體有做出相對的減震動作,應該不至於太不舒服。(有些超厚的五線譜還是比較沒輒,有夠震...)
◎爬坡
呃,雖然官方重量1525g,但實際使用卻覺得比手編輪要來得難爬坡一些,上坡時要維持同樣的速度得花上更多力氣,但差距仍然是不大。
◎煞車
碳纖框....還好煞車力沒有比之前差太多,握下把時一定煞得住;但我還是比較擔心長下坡時的高溫問題(崇德街才5km下坡,蠻短的),有可能的話我還是想換$wi$$$top...(代理商最近好像有優惠活動的樣子)
◎平路
這大概是我對46mm的Assault最驚豔的地方了,當速度祇有十幾公里時不明顯,但當慢慢加快到20km/h以上時,就覺得好像有一些不一樣,30km/h以上時,就知道是哪裡不一樣了:「原本預期會有的阻力變小了」。
一般平常騎乘時,會覺得前方有一股阻力,但用Assault時,這個阻力彷彿變得很小,可以繼續再加速的感覺。
以Assault的原廠建議,這真的是平路為主的輪組,這次沒機會用較長的平路來測試,有機會應該還是要去測試看看。
總結一下:
在舒適度跟平路表現上比起手編輪來得好;而在煞車力、強度、爬坡表現上則是略遜一些。
以上,大致如此,是為使用心得...
========================
下面是一些總結三款輪組之後的個人想法...
==========================
我現在覺得,(店家)手編輪在某種程度上真的是很棒....萬元內廠輪大概就是Racing5/7、Aksium Race等選擇,皆是不輕,但表現也比起許多中價位成車配的輪組要來得出色一些。
如果預算拉到10000~15000呢?剛好是許多車店手編輪的價位了,在這價位上可以買到重量僅1500g~1600g的輪組,又有妥善的售後服務與維修,某方面來看可以說是非常划算。(網拍手編輪參差不齊,又有後續維修的問題,這裡不予討論)
如果是從萬元內輪組想要升級,而想要選擇廠輪,跟一些車友/店家討論後,都是建議用到Racing 3等級,也就是預算得拉到20000~25000(視水貨/公司貨有所差異)。
(雖然我一直很想試試Reynolds Solitude,定價16000的鋁框輪組...)
當然,輪組也有使用方面的需求,在Assault上面我感受不少,如果主要是爬坡,用Assault這種高框輪似乎是有些用錯方向。
(幸好我的公路車通常定位在「休閒/長途騎乘」,還ok)(但是,北部附近怎樣騎好像都嘛是爬坡...)
以上,是為一些關於輪組的個人想法,本文下半部比較像是雜感,歡迎不吝指正...
- Jun 15 Mon 2009 00:23
[心得] Reynolds Assault輪組使用心得...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