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祇是心得文,而且是很粗淺的心得,希望能有拋磚引玉之效。
[前言]
我用過的公路車手把很少,歷程是這樣的:
《Shimano 9速STI時期》
1. 不知名彎把,上下把位幾乎祇能選其一,不久後換掉
2. Deda SuperNatural,號稱是專門給Shimano STI的,某車友技師推薦後就換了這支。真的很好用,外-外46cm對於剛騎公路車的我來說,也有操控穩定方面的優勢。一直用到換了10速系統都還在用...
《Shimano 10速STI時期》
3. Deda Newton Anatomic,因為外-外46有點寬(約中-中43.8),一直想換一支把,剛好某車友換下這支外-外43的(中-中約40.8),就跟他買了下來。
4. Pro Vibe 7s Round,因為一次失手,左手把帶擦到護欄,破掉了(嗚)...換把帶時就換了這支很多車友跟我推薦的把,我挑了中-中42的尺寸。
5. Pro Vibe 7s Anatomic,這是另一台車上面的,同樣,中-中42
6. Pro LT,TCR Alliance原配
7. FSA vero compact,俗稱的小彎把,給女朋友的車用的,後來自己拿來騎過一下子(不過沒有改STI位置,照片中那狀況,STI位置對我來說太高了點)。
[使用心得]
不知名彎把,「不好用」,結束
Deda SuperNatural,外-外46cm夠寬,對於控車上非常有幫助,而把型也跟Shimano STI很搭,不管是握STI或是握下把都能掌控煞車。這應該算是「人體工學把」的設計,安裝時我會稍微讓它「往前轉一點」,然後把STI裝得稍微高一點,在接合處製造一個淺淺的弧線,這樣子上半身─特別是背肌─比較好出力。
這支SuperNatural因為夠寬,平把位的握持感應該是我所有用過的把手中最好的,可惜,寬了點...另外就是因為平把位的彎折方式,握下把時手腕上方有時會撞到把手,所以換下來了。
Deda Newton Anatomic,非常窄,一下子窄了3cm,出力感覺完全不一樣,煞把距離也變大,幸好我手指夠長,不然下把位很有可能扣不到煞車。
這支Newton如果再寬1cm,也許我不會換掉它,但因為那微妙的差距,以及眾多車友推薦的Vibe 7S,還是換下來了....
Pro Vibe 7s Round,至今第一支不屬於「人體工學設計」的把手,非常適合手小的人使用,我握下把時可以有「兩根指節」扣到煞車...中-中42的寬度也很合適,但我還是比較喜歡「人體工學設計」的把手,Round設計在握下把時不是「整個手掌面貼住」,畢竟跟「人體工學設計」那種多個轉折不同,而是一個圓弧而已,對手掌來說是兩三個點壓在把上,下坡時有點不舒服....應該會換掉吧?等下次要換把帶的時候。
Pro Vibe 7s Anatomic,下把位煞車距離比Round要遠,但整體Reach卻比Round要短,這兩支把手的取向還蠻不一樣的。Anatomic對我來說就很舒服,這可能是我已經習慣使用「人體工學設計」的把手了?不過這台車才騎兩百多公里而已,還在抓一些細微調整就是(把帶纏了之後要調整STI位置超難...)。
倒是Pro的把手「頗粗」,上次跟車友換車騎,他的Zero100讓我覺得好像在握細筷子....Zero100還不錯,Drop小,煞車距離近,應該也是蠻適合手沒那麼大的人使用。
Pro LT,略。
FSA vero 小彎把,或許是我最不喜歡的把型....但對於手真的「非常非常」小的人來說,也許是個救星也說不定?Drop非常小,連帶的讓握下把位時沒什麼變換到姿勢,Reach也短上不少,再加上把非常的窄...標示42是代表「端點42」,但這支把的設計是越高越窄,到鎖STI的地方會窄兩公分....
大致如此,野人獻曝一下,有誤請指正,謝謝。
- Sep 10 Thu 2009 16:58
公路車「把型」的一些心得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