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雄的改變,真的不是用辯論的,
而是主事者的思維願不願意去轉動,
當高雄火車站宣佈保留用總掘工法移動到旁邊保留的計畫定案了之後,
無論我對於目前這個 DPP ,或者是阿扁多厭惡,
但是只要謝小夫有選舉,我覺得義無反顧的支持他。

也許一開始只是一點一小點的改變,八年真的說長,真的不長,
但是自從高雄火車站獲得保留的那一刻起,
這個城市的人突然發現,其實我們是有值得驕傲值得珍藏的東西的,
不管是旗后砲台、旗后燈塔、雄鎮北門、鳳山縣舊城、打狗大不列顛領事館等等
這些珍寶其實都離大部分的高雄人太遠,
甚至很多高雄的小朋友,可能到了高中,還從來沒有看過高雄港長怎樣。
不過我們卻在重工業的發展中,完全忽略了一個持續屹立了一甲子,
卻是全高雄最漂亮的建築之一的建築物。
平常只是個人來人往的門戶,沒有人注意到他。

其實愛河或者城市光廊,都不是最重要的東西,
政黑那些目光短淺的人,永遠都不知道,其實高雄真正的 Treasure ,
現在靜靜的安座中博高架橋的另外一邊,
看著高雄這六年的改變,這個老車站才是真正見證高雄歷史的珍寶。
從大港埔、三塊厝還是一大片水稻田,到現在建國路的車水馬龍,
他見證了高雄一甲子的改變,大港埔從郊區到市區的過程中,
持續做著送往迎來的工作。

台北車站在當時當然是個很現代化的象徵,
是台灣的門戶,甚至說是台灣軌道運輸的心臟也不為過,
但是當他開始褪色了,裡面的人潮也慢慢忘記這個車站以前的樣子,
甚至被很多無知的人直接跟遊民集散地劃上等號。
而原本的台北車站的記憶,到底在哪呢?
也許老台北車站還算幸運,他是直接灰飛煙滅,
而中山橋卻到現在還是一塊一塊的躺在空地上面。

留下那個白色的車站,
高雄的人們,才終於發現他們有值得炫耀的城市記憶,
很多人很喜歡拿這個城市發展的步調變緩慢,當作攻擊老市長的工具,
殊不知沒有那種成長是指數型上升這種事情,
但是城市的記憶一旦毀掉,卻是一條單行道,再也不能回頭。
我其實很高興我是生長在一個到處都看得到鐵軌的成視當中,
高雄港站、前鎮車廠、第一第二臨港線
這一根根的枕木,刻劃著這個城市的發展軌跡。
雖然謝市長正在推一些把西臨港線變成自行車道的一些工程,
但是下面的鐵軌,旁邊的號誌等等設施通通都沒有拆掉,只是鐵軌蓋上了木板,
讓我想起麥克阿瑟將軍的一句話,老兵不死,I shall return,
我們留下了不一樣的城市記憶,留下了有關火車的記憶。

留下這些東西,我們終於發現我們身邊有太多值得珍藏的東西,
留下這些東西,讓我們發現我們有值得炫耀的城市記憶,
留下這些東西,讓我們更珍惜身邊所有

我以這個偉大的港埠城市為榮,我以生長在這個城市為榮。
For better Kaohsiung, For better Taiwan, 謝市長加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soccer 的頭像
    jsoccer

    jsoccer分部

    jsocc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