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要從週六說起.....
某車友說週日要去騎車,然後他打算跟一團巴拉卡;本版nice(咦?)團則是約平溪。
考慮到我上週日才爬過巴拉卡,本來是打算去平溪(不過,上週六才去過...),
結果拜我房間鬧鐘沒電之賜,睡過頭...起床時六點半,七點半要趕到三叉路口太趕了。
目前分類:自行車不見得環保 (110)
- Aug 19 Wed 2009 09:11
[遊記] 休息太久之北海岸行...2009/7/20
- Aug 19 Wed 2009 09:10
[遊記] 巴拉卡公路─CS200真讚2009/07/13
這趟行程其實是有些巧合的...
1. 昨晚拿到Polar CS200,今天祇帶了心跳功能的配件出門,打算試試對訓練的幫助。
(這是我第二支心跳錶,第一支是國產手錶型的....不是很方便固定在車上)
- Aug 19 Wed 2009 09:07
[心得] 關於公路車煞車的一些雜感
會寫這篇,是因為常聽到有人說「公路車的煞車祇能減速,不好煞停」(這邊指的通常是線拉式C夾),講這話的人往往也不是新手,不乏騎車一段時間的人。所以 今早騎烏來時就在想這件事,稍微有一些想法,寫出來野人獻曝一下:
一、真的想要煞住車嗎?
這個問題要放在第一順位,是因為有些騎車的人,特別是用卡式踏板的人,其實沒有那麼想要「停止」。
- Aug 19 Wed 2009 09:05
[遊記] 政大環山步道or貓空...
如果你看到標題就相信,恭喜,你被詐騙了。
主揪alohami的這個團,寫著「強度:弱」、「慢慢慢慢慢速團」,對我這個還在復健的人來說應該不錯,就當做下午重訓後接著要做的有氧運動吧。
- Jul 08 Wed 2009 10:58
烏來晨騎─5mm的痛
六月中旬淋雨大清理之後,座管重新安裝了一次,而我稍微修改了一下設定,打算降3mm的座管高度,以校正「墊腳尖」的踩踏習慣(上次找攝影師幫忙拍照時,左腳墊腳尖的踩踏動作,從後方被逮到的很明顯)。
在車店請技師用扭力扳手調整,高度則是我借用店裡的捲尺來量,本來的高度在自己家裡量是723mm(曲柄螺絲中心到座墊頂端),改成720mm。
這樣也騎了好幾百公里,但右膝卻越來越覺得不對勁,除非很認真的讓迴轉動作不要有遲滯,不然祇要稍微動作有點不確實,我那ACL祇剩半條的右膝蓋就會開始不舒服...
- Jul 06 Mon 2009 13:57
噴很大的中埔山...
最近發太多文,這篇心得就不放批踢踢單車版了,總之就是最近騎太多公路車,對手把寬度的判斷有問題,今早在中埔山噴得很慘....
一次安全帽撞樹梢,沒事,後來覺得安全帽有點歪掉,下坡中煞停,重來一次。
第二次在煞停再下去一點的地方,切過樹幹時手把撞到,不過重心踩穩後救回車頭,虛驚一場。
- Jul 05 Sun 2009 22:45
[心得] 輪組從Assault換到Eurus...
之前有幾篇心得散落在遊記文裡,這篇稍微整合一下,並跟先前的輪組做一下比較。
首先,重量的部份,Reynolds Assault是我用過最輕的輪組。
Mavic Aksium Race (重)
- Jul 04 Sat 2009 16:29
[遊記] 北47北宜坪林行
[里程資訊]
騎乘時間─4:19'22
里程───86.47 km
均速───20.0 km/h
- Jul 04 Sat 2009 16:26
[遊記] 烏來晨騎
[里程資訊](自去程新烏路口算起)
騎乘時間─1:49:51
里程───40.45 km (總里程:50.19km)
均速───22.0 km/h
- Jul 04 Sat 2009 16:24
[遊記] 「主揪很NICE,車友好強大」平溪團
這趟聽主揪說,是定位在「昨天爬完紫微森林後的復健之旅」,我週五北宜-福隆,週六又打麻將打到半夜,如果要用力騎應該是不行的,不過復健之旅嘛,應該沒問題,就當做舒緩吧。
事實證明:主揪沒有以前那麼nice了啦..................................
==========================
- Jul 04 Sat 2009 16:20
[心得] 公路車換較窄手把,以及輪組心得
先前有提到,我的手把換成DEDA Newton Anatomic Bar,原本是Deda SuperNatural;
寬度也從「外-外46」改成「外-外44」,我的肩寬上次測量是43.5。
剛開始使用的時候,覺得很難抽車,操控也不太順,
但隨著這十幾天下來,三百多公里的騎乘,也慢慢抓到了這個把的調性....
- Jul 04 Sat 2009 16:18
[遊記] 北宜─福隆 曬得紅通通之旅
今天可以說是「Giant團」,甚至可以說是「TCR團」,六個人有四台TCR.....
(剩下的兩個人,有一台也是Giant)
路程如下(台二丙北38等暫省略):
- Jul 04 Sat 2009 05:32
或許是一種同類相近吧...
最近跟幾個車友聊天時,不約而同的都討厭一種人:「用盡各種方式組一台每個零件都很好的好車,不過車子沒什麼在騎」。
對我們來說,車子的使用價值就是騎,但對很多人來說,車子的使用價值不在於騎,而在於象徵。
象徵價值是一個常常被所謂的「務實派」嗤之以鼻的東西,因為對「務實派」來說,騎車是件自自然然的道理,車買了不騎,那買車幹嘛?
- Jun 23 Tue 2009 00:48
我騎單車,我也戴安全帽
話說,一年多以前,有個膝蓋韌帶手術後的人,不再回到熟悉的球場,又在退伍後發福多了20公斤的肉,眼看就要成為下一個中年變形的榜樣。
這時,家人給了他一張捷安特腳踏車兌換券,開啟了他另一個世界....
========================================
- Jun 20 Sat 2009 16:13
談一下輪組....
目前使用的Reynolds Assault算是用低價格收來的,算是體驗一下板輪的世界,46mm框高與1525g的重量,再加上足夠的剛性,確實很棒。
在討論輪組之前,我想先參考一下Campy官方網頁 對輪組的分類。
http://www.campagnolo.com/jsp/en/wheelsindex/index.jsp
- Jun 17 Wed 2009 11:51
20090617烏來行之騎乘心得
1. 從CT盤換到標準盤
變速效率的提升非常可怕,CT盤的變速相較之下簡直是拖泥帶水,特別是從大盤(50)變小盤(34)時,鏈條過去是很明顯的「刷刷刷~~啪」,而且齒數落差太大,造成齒比劇烈變化,踩踏節奏比較容易被打亂。
標準盤呢?不管是53→39或39→53,都很俐落的「刷~」一下變過去,相較於之前,踩踏感更是有種難以查覺已經變好檔的感覺.....(好幾次是這樣「啊?已經變好了?沒這麼快吧....」)
- Jun 17 Wed 2009 10:17
[黑特] 半途而廢的烏來行..
這事要從車友的朋友組了一台車說起.....新車當然要出去騎,但該友人平日頗忙,於是約了「早上五點半集合,烏來」的晨騎團。到新店捷運站時六點,兩邊人馬會合後往新烏路前進(其實就2+1共3個人...)。
對我來說,這趟也是試車,因為車上換了不少東西:
1. 總算可以脫離變速效率不佳的CT盤了,換上53/39標準盤
2. 把用的很順手的DEDA SuperNatural換下來,換上同一家公司的Newton(Anatomic)
- Jun 15 Mon 2009 14:34
[遊記] 北宜早起晨騎團
身為主揪當然要帶頭先衝,不過好日子不會太久,過了國史館我就已經在隊伍後方了...
騎啊騎,騎啊騎~~~揪團的好處就是想著前面有車友在等,輕微的疲累不會萌生退意,
(離題)
- Jun 15 Mon 2009 14:32
[心得] 座管角跟座管offset的一些心得...
前不久,車子的setting陷入一個困境:「座管的後掠(offset)」,而且出狀況的不是一般認為比較纖細的公路車,而是MTB....
一切要從桶後越嶺那次說起,當時騎s size的Anthem X2,騎一段上坡之後膝蓋有些不適,因為Race Face座管(350mm)祇能拉到Saddle-BB:70cm,我當時公路車是抓71cm,用70cm踩久了膝蓋不舒服,祇好調座墊前後(調到最後)。
但在那之後換上了SPD卡踏,座墊得再調高1cm,公路車那邊還好,Anthem X2這邊就.....沒得高了啊,祇好換座管,手上有一支Thomson 367mm,無後掠,就換上去,剛好拉到警戒線。
- Jun 15 Mon 2009 14:27
[遊記] 桃園中福宮 XC賽道路線
一開始都是上坡,先從中福宮騎到太極宮,這段是兩個髮夾彎為主的Off road上坡,需要花點心思去鎮住"前輪抬起"的狀況,整體難度不算高,可是會吃掉不少體力。
但是,昨天聽呂教練說,因為這段上坡的出口在太極宮前方,可能會有汽車經過,所以賽道又要修改,取消髮夾彎改成一段更難的陡上。(媽呀....)
到太極宮之後,往左側樹蔭前進,會看到一段陡上,據說還沒人騎得上去....